真寂寺遗址
真寂寺位于海沧区东孚镇夕阳山上,始建于唐代,原名义安寺,系唐宣宗李忱登基前遁迹江南时的驻留地之一。
唐宣宗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被封为光王,他的兄长及三个侄儿都依次登上王位,他因受到武宗的忌挤,只好“寻请为僧,行游江表间”。据《同安县志》载,宣宗曾到义安寺游玩,并在寺后小池浴身,该池被称为“浴龙池”。池对面有悬崖流瀑,宣宗曾于此与黄蘖禅师观瀑吟诗。黄蘖吟:“穿岩越壑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宣宗继吟:“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宣宗于847年即位后,便将游玩过的义安寺赐名为“真寂寺”。明代泉州府同知丁一中以此赋诗云“观瀑尚留归海句,澡身犹见浴龙湾”。
宣宗在厦门留迹处,除真寂寺外,还有集美的皇帝井、皇渡庵、大轮山梵天寺等,并留下许多传说。
真寂寺经五代、明、清、民国重修、重建,今保存清至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寺为硬山顶砖石木结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0平方米,供奉道教神像。遗址处仍保存着浴龙池、浴龙桥等与宣宗有关的古迹。
1990年被公布为集美区文物保护单位。
胡元轩墓
位于东孚镇鼎美村,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墓石构,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墓区自东南至西北依次为石坊表、墓埕、墓体和飞檐双坡顶石亭。石牌坊四柱三间,主间坊额镌“幽宅”,左右次间镌“昊天”、“席地”,墓碑镌“大明授忠义将士郎元轩胡公之墓”,墓碑两侧附对称碑翼,浮雕鹭鸶糜鹿。落款“弘治甲寅七年冬”。1990年被集美区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胡元轩生平,迄今未见史料记载,《厦门市志》中只记墓,未传人。东孚镇鼎美村,聚居着胡姓村民,从永定县下洋迁来,是客家人后裔,胡元轩就是这个胡氏家族中的一员。按照明代官制,“将仕郎”是正九品的文官散阶。
石室院
位于海沧投资区霞阳村南约4公里处玳瑁山下。始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内祀释迦牟尼佛。一千多年前,屡经兴废,有史可稽者,元、明、清、民国曾进行过5次维修。明代香火鼎盛时期,共有僧人上百,“殿构三重,僧舍六十四间,旁辟花园,中有亭八面,资产三十余石。”“文革”期间,寺庙遭受严重破坏。今仅存大雄宝殿及东、西僧房6间,系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院内尚存重修碑记三方:明天顺八年(1464)《石室禅院碑记》、清光绪二十八《重修石室院碑记》、1921年重修碑记。此外,尚存石槽、石臼各一个,相传系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此置寨时之遗物。
石室院周围环境优美,自古相传有十八景观,但多已不见,现仅存数处,如戚继光抗倭城寨遗址“游城古寨”、“尖山古寨”、“石旗”、“石鼓”,曾一度成为厦门航船入港标志;此外,尚有“仙人足迹”、“高山飞瀑”、“松青争鸣”等。
1991年被集美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