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
闽南香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是闽南香道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其特点是采用自然界原生态植物药材和纯天然植物香料,以古井水调和精心配制而成,有驱疫避秽、消毒杀菌、宁神静气、静心养生、净化空气、令人心旷神怡之功效,可以纾解压力、提高人体免疫力。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的用以制作薰香的中药就有上百种,那时,传统中医就已经开始认识到大量植物具有“杀百毒,避百邪,杀虫饵”的作用,并且将其制成中华传统养生保健药香。至今,闽南民间仍存有经营、制作香品的老字号店招、匾额甚至制香秘方的手抄本等。
1882年(清光绪八年)出生于同安县浒井村的张世巷,7岁时(1889年)开始在村里一张姓人家的草香传统制作坊当学徒,勤快好学,从师傅张开文学得传统制香技艺,于19岁那年开设同安“浒井香坊”,前后从事香生产四十余年。1909年(清宣统元年),张世巷入赘同安后溪村陈姓人家,次年生下男孩陈松样。陈松样自幼跟随其父学习传统制香技艺。1938年,陈松样在集市识得一卖药材的药农,谈及古代香道与中医药的关系,深受启发,从药农那儿购得艾草、栀子、茴香、七里香等香材,制成了当时少见的药香,深受顾客欢迎,“陈氏香坊”名闻遐迩。文革期间,“陈氏香坊”被迫停止了香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陈松样第三儿子陈宝藏,生于1937年,11岁辍学帮助父亲制香售香,20多岁开始协助父亲“香坊”的香方传统配制,在当地有点名气。文革时香厂停产,改行务农。改革开放后,重操旧业恢复“陈氏香坊”。因年事已高,为保留香脉,将他一辈子积累的传统制香技艺传授给第三儿子陈建兵。1994年,陈建兵拜当代高僧济群法师,学习和研究佛法,对香道有了更深的认识,全面掌握闽南传统制香技艺操作流程,且能熟练操作。至2006年6月,陈建兵已成功挖掘并整理出祖辈闽南香传统制作技艺,进而致力于推动传统香道文化,成立了妙吉祥香道文化企业,不断完善传统制香技艺,在国内率先提出“天然香、良心香、健康香”的生产经营理念,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政协报》、《新华网》、《厦门日报》、广播电台、各大门户网站等媒体专访,也不断得到相关政府部门及有关方面权威机构的认可。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福建省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妙吉祥”成立厦门工作站,建立专业的质检实验室,可实时监测香品成份信息,为香品的天然品质保驾护航;同年6月,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成立“中国香文化产业办公室”,陈建兵担任主任并主持工作。之后,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还以“妙吉祥”为产业发展核心,挂牌成立了“中国香文化产业发展基地”;2012年4月,在国家文化部、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政府、中共海沧区委和区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由妙吉祥公司承办的首次“中国香文化产业研讨会”在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制香、用香人士、新闻媒体共300多人出席会议。同时,由国家邮政总局批准发行的中国首枚香文化首日封及“妙吉祥”个性邮票正式发行;2012年6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和全国商务人员职业技能考评委员会授权成立“全国调香师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全国制香师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全国香道师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 由妙吉祥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培训项目的招生、培训等工作,公司董事长陈建兵为该办公室负责人、评审员。
陈建兵在传承闽南香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多个系列的具有本土特色且集防病、养生为一体的产品;在注重品质与品牌的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致力于香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每年举办多次全国性的以香为主题的专业艺术展览、文化论坛、行业共建等活动。相对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制香生产工序复杂、工艺细腻、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愿意学此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日渐式微。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闽南香传统制作技艺,弘扬香道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