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区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文化 > 国家示范区创建
美丽海沧 文化惠民——海沧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亮点
【发布:2013-08-22】  【作者:海沧区文化馆 张洁】  【点击数:】  【字体:

    一、完善设施网络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长足发展。

    大手笔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和基础设施,成为海沧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剂。作为区重点工程,海沧区文化中心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约1.2亿元,总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由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宫和文化中心广场五个部分组成,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区级文化中心。文化馆内设展览馆、培训教室、阅览室等10多个功能室;图书馆内设有报刊阅览区、文化共享电子图书阅览室、残障人士阅览室、幼儿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12个功能区,采用RFID图书智能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借还书和查询等服务。

    在区级文化活动场所完善的同时,海沧文化硬件设施发展逐渐向纵向延伸。目前,海沧辖区3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建设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创建标准,达标率100%;38个村(居、场)文化室均达到“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创建标准,达标率100%。镇(街)综合文化站、村(居、场)文化室全面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基本实现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全覆盖,切实为公众提供就近、便利、健康有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此外,新的东孚镇文化中心、新阳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已启动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一批惠民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海沧规划高,手笔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理念,以文化强区战略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和《厦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年)》等文件精神,海沧区制订实施《关于政府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案(试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暂行办法》。坚持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从2011年起,海沧区先后与厦门歌舞剧院合作打造“美在海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每周末定期在区文化中心、阿罗海城市广场、天虹商场等处举办“美在海沧”广场文艺晚会;与厦门书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构建统一配送、图书下基层的流动服务模式;与海沧旅游投资集团合作打造青礁慈济宫闽台民俗阵头表演;邀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生来海沧举办“琴动海沧 ——中西扬琴的对话”音乐会演;聘请海沧区鑫春兰芗剧团在海沧辖区各村(居)开展“送歌仔戏下乡”巡回演出。

    三、重视地域文化保护和培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海沧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海沧区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目前,海沧区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阁民俗、送王船民俗),以及多个省级、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在2007年开始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海沧区共调查登记非遗项目1621项,编辑《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4册。2010年8月开始,海沧区启动了拆迁村落民俗文化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海沧街道钟山社区、东屿村、后井村的民俗文化调查,并编撰《风土海沧》系列丛书之《水美钟山卷》、《凤舞东屿卷》和《金沙后井卷》3册。2012年5月,由海沧区打造的120节阁棚串连而成、全长376米的“海沧蜈蚣阁”在阿罗海城市广场通过世界纪录协会的当场认证,成为世界最长的蜈蚣阁。2013年6月,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建成开放,并印制《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邮册》。 

    此外,海沧区还利用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阁民俗、送王船民俗、新五祖拳等非遗项目举办各种民俗文化节或武术赛事等,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参与,有效地保护和培育地域文化品牌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文化人才纳入组织部门人才工程。

    海沧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文化强区”、“人才强区”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工作,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努力研究和探索出一系列文化人才选育留用机制。根据《厦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海沧区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12-2016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海沧区“海纳百川”人才计划实际,研究制定了《海沧区文化人才发展规划(2013-2016年)》和《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暂行办法》。提出了加快实施文化名家、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重点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新闻宣传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全面统筹推进各类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海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争当跨岛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前,海沧区正在努力打造名家工作室(会所)聚集区,加快推进实施文化名家引进计划,推动著名诗人汪国真、著名影视演员唐国强、齐白石画院院长章友华等一批名家工作室落户海沧,增强海沧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及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全省首推并实施村(居)专职文体协管员网格化管理,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力量。

    五、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文化志愿活动品牌。

    政府为群众创造文化福利,群众也积极反哺社会,投入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这正是海沧实现文化自治、共同缔造的理念所在。在海沧区正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跃在基层文化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工厂、学校、村(居)文化室、民间艺术团体中。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化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化志愿者不仅有本地的文艺骨干,还有在这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何宋儒、康英美夫妇就是其中之一。去年8月,“崇礼学堂·亲子国学读经班”在海沧区文化馆正式开课,这一活动就是由台胞发起的。台胞何宋儒、康英美夫妇热心公益事业,在台湾时曾用两年时间参加专业读经义工培训,来到厦门后,又一直倡导儿童诵读经典的理念。通过自然、真诚、博爱的教育,博人以文,约人以礼,让圣贤的真理与良好的人格典范深入人心,塑造孩子健康人格,推动家庭邻里和睦。这一理念得到了众多家长的普遍认同。现如今,亲子国学读经活动已发展了海沧、杏林、五缘湾、漳州港等多个点,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热心市民投身公益文化活动,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中,共同缔造美丽海沧、文化海沧。

    据统计,目前海沧区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达607人,由文化志愿者组织或吸纳文化志愿者参与的文艺活动300多场、各类展览展示活动近50场、各种讲座及辅导培训30余场,受益人数近10万人。除亲子国学读经活动外,亲子书法、摄影沙龙、全民阅读等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品牌;艺术扶贫志愿者为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这些活跃在基层文化工作一线的文化志愿者已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可或缺的力量。

    六、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海沧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生大帝信俗的发源地之一。保生大帝信俗盛行于闽台、粤东,播及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全世界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有2000多座,信众5000余万人。特别是在台湾,保生大帝信俗的影响巨大,台湾分灵庙达370余座,信众500余万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海沧青礁慈济祖宫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信奉的保生大帝的两大祖庭之一,于2011年被国台办列为海峡两岸六大交流基地之一,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

    海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对台文化工作,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积极打造“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旅游文化节”文化品牌,不断加大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力度,全面提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从2006年至今,海沧区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旅游文化节,并组织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本岛、金门、澎湖等巡游。每届保生慈济旅游文化节的活动规格不断升级、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交流领域不断深入、交流层次不断提高。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旅游文化节已经成为两岸保生大帝信众共同的重要庆典,成为海沧、厦门乃至福建构筑对台交流前沿阵地、拓展对台文化交流的一张烫金名片。

    七、“五送”文化进台企,满足外来员工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全国设立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因台而设,努力为台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海沧区图书馆在厦门明达实业有限公司设立分馆,首期配送图书3252册。这是继海虹社区分馆、海沧农场分馆、海沧边防大队分馆后建设的第四个特色分馆。明达实业分馆面积达1500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区、报刊阅览区、图书借阅区三个分区,配套设施齐全,图书种类丰富,面向全体员工免费开放。

    海沧区文化馆“五送”文化进台企。“美在海沧”系列文化活动先后走进钢宇集团、宸鸿科技等台企,开展送文艺演出、送艺术培训、送书画摄影展览、送书籍刊物及送电影等活动。并形成常态机制。今后“五送”文化活动还将走进海沧辖区更多的台资企业和工业园区,让台企员工乐享海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使海沧成为真正的台商之家、台企之家。

    海沧青礁慈济祖宫、天虹商场每月定期举办海峡两岸民俗阵头表演。演出以海沧本土阵头为主,形式上力求多样,采用腰鼓舞、排舞、拍胸舞、舞龙舞狮、威风锣鼓、大鼓凉伞、踩高跷、五祖拳等节目邀请极具台湾本土特色电音三太子、八家将、十二婆姐等表演阵头参加,促进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分享到: 更多
[关闭]  [打印]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