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文化 > 理论研究
美丽厦门,社区文化共同缔造——关于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思考
【发布:2015-11-24】  【作者:海沧区文化馆 张洁】  【点击数:】  【字体:

 

   一、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现状。 

   首先,让我们从2015年10月1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关于“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相关报道来了解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真实现状——

   “最炫民族风”刚刮完,“最酷交响乐”又奏起;充满青春活力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刚落下帷幕,“翰墨同源·2015两岸工笔画名家邀请展”又展开了画卷……在厦门市海沧区,“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工作深入推进,这里的居民们习惯了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文化,运用文化的力量,在平凡的生活中打造出绚烂的文化风景线。

   ——住有文化的房子。来到新社区闽南红砖古民居保护地,总是很容易联想起《故乡》这首闽南语歌。红砖为墙,红瓦为顶;燕尾翘脊凌空,马鞍团脊匝地;精美的镂雕浮雕,华丽的剪粘彩绘……新古民居里,有着歌里让人魂牵梦萦的砖砌大厝。

   对这个体现了典型闽南人文特质的典雅闽南红砖古民居,海沧区开启了“政府+居民·美丽社区共同缔造”的新模式,一起来保护与发展。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更好地开发利用古民居资源。当地居民发展观光及民宿等旅游综合开发的“金点子”正在落地生根。

   “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在海沧区如蒲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院前社区挖掘的“乡愁”资源,不仅让外出的年轻人“回归”,还吸引了台湾同胞的眼球。不久前到过院前的台湾旺报社社长黄清龙说,院前给他的感觉非常熟悉,跟台湾的农村、社区非常像,从建筑到村貌,一样的风格。

   留住乡愁资源,海沧还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把有故事的闽南古厝写进《风土海沧》丛书。过去的3年里,海沧区文化馆的一群人,从古瓦古墙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在农村、社区和当地的老者饶有兴致地聊起村落里光阴的故事,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村落的民俗文化、历史变迁。

   ——建有文化的社区。走在海沧区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人们会惊喜地发现,配电箱和窨井盖都披上了美丽的“外衣”。这些变化都是出自海沧油画村的画师们之手。

   海沧油画村主要分布于海达社区和海兴社区,是中国三大商品油画出口基地之一、国内最大的传统手工油画生产基地。目前,海沧全区油画企业超过30家,画廊画室近6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油画产业产值突破12亿元。

   到海沧赏油画看玛瑙,是去年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沧分会场的最大看点。100多件玛瑙精品角逐“神艺杯”,仅3天油画订货金额就超4000万元。将在今年10月底举行的第八届海峡(厦门)文博会,海沧的油画和玛瑙同样备受关注。

   在海沧还有个东埔玛瑙村。虽不是玛瑙原石产地,却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玛瑙加工贸易基地。玛瑙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加工,而是在一群农民手中变成有文化的石头。这不,一尊“老子出关”的玛瑙艺雕将七八种颜色巧妙利用,生动再现了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的情景。这样复杂的颜色,搁以前就当废料丢了。如今,玛瑙村的产品60%远销国外。

   ——过有文化的生活。10月来了,乐活节的脚步近了。今年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继续倡导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很长一段时间来,从台湾引入的“乐活”理念,在海沧区风行。垃圾不落地的“文明小袋鼠”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从海沧的机关单位到企业再到学校,从学生到社区居民再到党政机关干部,都纷纷行动起来。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海虹社区就有一所由居民共同缔造,并向居民免费开放的大学——海虹社区居民大学,是厦门市首个注册的社区居民大学。这里的学生以大妈大爷为主,健康、国学、舞蹈、书画、器乐、合唱等文化课程应有尽有。海虹社区居民大学自2014年4月19日正式揭牌以来,利用教育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居民教育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社区教育文化服务,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和终身教育发展,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主要举措。

   2014年3月,厦门市出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规划明确:以“五位一体”的理念、改革创新的手段、共同缔造的方法,加快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重点在抓好产业升级、健康生活、邻里和美、文化提升等“十大行动计划”的实施。海沧区深入贯彻《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精神,紧密结合“美丽厦门·活力海沧”定位,着力实施“文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社区文化提升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海沧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社区文化建设典型城区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区。

   (一)加大投入,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打造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持续推进和完善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以区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核心,街道公共文化设施为枢纽,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重点突出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投资6.8亿元建设海沧区文化中心、海沧区体育中心;投资2.6亿元建设东孚街道文化中心和新阳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含文化中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区图书馆RFID智能馆藏系统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投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获评国家一级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寨后、东瑶、芸美、鳌冠、祥露、霞阳、石塘、青礁、鼎美、洪塘、山边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先后投入使用。

   2、构建“城乡社区十分钟文化圈”。

   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财政投入2300万元,保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体化、均等化建设。全区3个街道均建有建设面积500平方米以上且按标准配置的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其中66.7%的街道文化站建设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38个社区均建有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且按标准配置的文化活动室,达标率100%,其中55.3%的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区、街道、社区三级均建有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达标率100%。“城乡社区十分钟文化圈”已初具规模。

   3、实施“社区五个一工程”。

   围绕“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中心工作,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构建每个社区建有一个标准配置的文化活动室,一个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一个群众纳凉点,组建一支以上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队伍,配置一名以上专职文化协管员。持续丰富社区文化建设载体,通过组建社区腰鼓舞队、大鼓凉伞队、秧歌队、排舞队、合唱队,举办社区歌咏比赛、才艺展演等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满足各类社区居民的需要,逐步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二)培育提升,打造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1、打造“保生慈济”文化品牌。

   一是举办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拓展保生慈济文化内涵。依托青礁慈济祖宫成功举办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第八届保生慈济文化节还新增海丝文化摄影大赛、线上万人祈福、闽南文化大观园、世界闽南文化论坛、两岸情缘广场音乐会、两岸颜氏宗亲同种葡萄树、颜思齐暨台湾开发史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凸显了学术性,视觉性和互动性。    

   二是根据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求,扎实推进青礁保生大帝文化保护片试点和传习中心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中医义诊,无偿为周边社区居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结合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乞龟祈福”庙会、保生慈济义诊活动、“浪漫七夕,真情相约”情人节、万名老人登山周等活动。

   2、打造“美丽厦门?活力海沧”文化品牌。

   一是深化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引进厦门歌舞剧院、厦门歌仔戏团、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等优质文化资源,定期走进海沧城乡社区各个角落,常态化开展“美丽厦门?活力海沧”主题文艺演出。2014年以来,“美丽厦门?活力海沧”主题文艺演出已举办突破200场次。基本形成“镇街有品牌、村居有特色”、“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二是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推进文化惠民。深入开展“美丽厦门?活力海沧”五送文化进社区活动,持续举办送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书画摄影展览、书籍报刊、电影等下基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打造“志愿服务”文化品牌。

   一是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依托各级党组织成立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各级文明单位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物业公司成立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支持帮助各类社会志愿组织开展活动。

   二是大力开展“台胞义工志愿行”活动,加强与台湾志工服务组织互动交流,吸引台商、台胞、台企员工和侨外友人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启动“台胞义工行·海沧微志愿”十大行动,包括台胞义工志愿行、爱心单车志愿行、房前屋后志愿行、社区文化志愿行等十大主题活动。区文化馆邀请何宋儒、康英美等一批台胞热心人士加入馆办文化志愿者队伍,开设海沧区文化馆“崇礼学堂·亲子国学读经班”,共同缔造文化海沧。自2012年8月以来,坚持每周五常态化开课,迄今已授课200多堂,举办20多次主题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并分设了天竺社区等其他4个教学点,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台湾同胞投身公益文化活动。

   4、打造“音乐厦门”文化品牌。

   引进台湾知名文化艺术机构微风乐集艺术团落户海沧,定期举办“广场音乐会+四季音乐厅演唱会”,把海沧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流行音乐文化交流中心。2014年以来,“音乐厦门”共举办室内音乐会5场、广场音乐会34场,主要安排在社区、商场、公园等人流密集点。

  (三)保护传承,弘扬地方优秀非遗文化。

   1、完善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设。

   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现有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阁民俗、送王船民俗),以及多个省级、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一批优秀非遗项目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保护名录予以保护。推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青礁慈济宫保生慈济文化生态展览馆、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提升建设,全方位展示海沧优秀非遗项目。

   2、培育“一村(社区)一品”非遗文化活动。

   围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努力挖掘闽南民间文化优势资源,培育农村、社区特色非遗文化活动,实现“一村(社区)一品”。重点培育青礁村保生大帝信俗、钟山社区送王船民俗、东屿社区蜈蚣阁民俗、新村五祖拳等群众性非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海沧区社区文化提升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保障。

   海沧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社区文化事业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成立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推进社区文化提升发展的新格局。

  (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逐年增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安排公益性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好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工作。切实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成果。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将社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纳入全区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健全社区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入贯彻实施《海沧区文化人才发展规划(2013-2016年)》、《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暂行办法》,全面抓好文化艺术人才、新闻宣传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文化名家、文化优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和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英才四类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分享到: 更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