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文化 > 理论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和提升的对策思考
【发布:2013-12-18】  【作者:海沧区文化馆 张洁】  【点击数:】  【字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近年来,海沧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目标,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城乡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海沧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现状

   海沧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部,面积186.46平方公里,下辖1镇2街, 38个村、居和农场,人口约43万(其中户籍人口13万、流动人口30万)。2012年,海沧区财政总收入达124亿元,跻身全省3个超百亿县(市、区)之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区第24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海沧区委、区政府在持续推进“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厦门健康生态新城区和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的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将其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推动海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促进海沧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建成覆盖区、镇(街)、村(居、场)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投资近8亿元建成区级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启动东孚镇文体中心和新阳街道文化中心建设,区图书馆RFID智能馆藏系统建成投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获评国家一级馆。

   ——全区3个镇(街)均建有建设面积500平方米以上,且按标准配置的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38个村(居、场)均建有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且按标准配置的文化活动室,达标率100%。

   ——区、镇(街)、村(居、场)文化场所均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达标率100%。

   2.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文化人才发展机制、文化活动组织机制、文化工作者管理机制等三大机制。

   ——创新文化人才发展机制,制定并实施《海沧区文化人才发展规划(2013-2016年)》、《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暂行办法》、《海沧区关于鼓励文艺创作参展参赛的奖励暂行办法》等文化人才扶持政策。

   ——创新文化活动组织机制,制定并实施《关于政府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案(试行)》,坚持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项目补贴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与厦门歌舞剧院合作举办“美丽海沧”系列广场文化活动,与海投集团合作开展商业广场文化演出,与海沧旅游集团合作打造闽台民俗阵头表演,与厦门书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推行基层图书统一配送流通服务模式。

   ——创新文化工作者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海沧区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在全省首推并实施村(居、场)专职文化协管员聘用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村(居、场)均设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专职文化协管员。全区共组建民间文艺团体170支、文化社团9个、群众文化示范点6个、少年儿童艺术培训基地5个、专职文化协管员38人,注册登记文化志愿者607人。

   3.拓宽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积极拓宽服务渠道,着力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持续深化免费开放服务、基层文化服务、弱势群体文化服务等三大服务。

   ——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并常年组织开展各类免费培训项目。区图书馆免费服务项目有图书阅览外借、数字资源浏览、阅读推广、基层辅导、流动服务、公益讲座等。区文化馆设免费服务项目有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辅导讲座、艺术培训、游艺娱乐、体育健身等,并常态化开展形体、合唱、京剧、国学读经、摄影、书法、排舞、拉丁舞、百姓健康舞等10多项免费培训课程。

   ——“美丽海沧”基层文化服务品牌活动持续深入开展,2012年全年区文化馆共举办文艺演出120多场次,流动展览12场次。区图书馆在基层建立6个图书分馆、21个图书流动服务点,2012年全年开展下基层服务55次,其中送书到农村、社区、学校、部队、企业等18次,共计15662册次。

   ——针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建立相应的长效服务机制体制,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农民工和老少残群体开放,配套专门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并经常性组织面向农民工和老少残群体的文体活动和文化培训,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

   4.打造品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着力促成“文化搭台、赛事支撑、群众参与、商贸并进”的文化活动发展新格局,积极打造非遗文化、节庆文化、体育文化等三大文化品牌。

   ——以非遗文化为依托,打造常态化的“美丽海沧”非遗文化活动品牌,将保生大帝信俗、海沧蜈蚣阁民俗、闽台送王船习俗、新五祖拳等特色民俗文化融合到活动中。

   ——以重大节庆为节点,打造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厦门玛瑙文化旅游节、海沧汽车文化节等十大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品牌。

   ——以丰厚的体育资源为基础,打造国际山地越野公开赛、国际武术大赛、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等五大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品牌。

   二、海沧区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海沧区用于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偏重于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而建成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维护等费用仍有部分未纳入区级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造成部分建成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全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农家书屋书籍不能及时充实更新,书籍报刊种类、数量过少;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无法保障;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紧缺等。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海沧区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但还存在部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未能规范;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较为薄弱等现象。如何把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好、维护好、运营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必须尽快建立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3.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力量亟需加强

   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总量偏少,专业水平不高,原创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要求。例如: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不足,缺乏图书管理专业人员;镇(街)文化专干不专,大多身兼数职;部分村(居、场)文化协管员专业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全面发挥。

   三、海沧区公共文化建设和提升的几个途径

   1.持续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投入机制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财政资金专项投入的良性运营机制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等项目经费列入区级财政年度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设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障每年区级财政文化支出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领先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

   2.加强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充分了解和掌握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样式与内容需求的多样性,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采购力度,确保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大力实施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的政府采购,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举办文化活动、兴办文化赛事,构筑“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竞赛 、村居有品牌、镇街有特色”的立体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美丽海沧·共同缔造”文化“多赢”新格局。

   3.充实力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海沧“人才兴文、文化强区”的战略要求,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力公共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等保障机制,为海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快落实人员编制,按照中宣部、中编办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定编定岗,专职专用,充实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大区、镇(街)、村(居、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业务人员集中培训的力度,确保区级业务人员参加脱产培训每年不少于15天,镇(街)、村(居、场)级业务人员参加脱产培训每年不少于10天,加强管理和考核,提升业务人员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吸纳有文学、艺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等专业特长的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多免费、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分享到: 更多
[关闭]  [打印]